【天下雜誌媒體報導】產業精進升級、減碳淨零轉型都靠它!北科大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推動台灣產業的過去到未來
轉載天下雜誌2024.12.23
「冷凍空調是工業的重要推手,百工百業都需要靠它來提升競爭力。而北科大是台灣能源冷凍空調領域的重要人才搖籃。」中華民國能源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創會理事長、元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輝俊說。陳輝俊本身就是北科大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的前身—台北工專電機科冷凍組的第一屆畢業生,當時是民國55年,台灣出現首批冷凍空調的「科班生」。後來陳輝俊在師長的鼓勵下投入創業,主要業務是產業製程的冷卻系統,客戶遍佈紡織、化纖、化工、食品、製藥以及機械電子產業。
陪伴系友持續成長,更陪伴台灣產業發展
「我的職涯大部分都建立在學校所學的專業基礎,尤其在創業時期更深刻體會到學校課程的實用性。」陳輝俊回憶。例如因為懂得冷凍空調負荷計算,陳輝俊可以為客戶節省3~4成的冷凍噸數,耗能和成本都大幅減少;因為學過空氣線圖,可以幫客戶簡化空氣流程設備,成本降低且維護保養更容易。公司不少技術的最佳化設計,也都是透過與母校的產學合作協助開發,協助企業降本增效的同時,陳輝俊公司的業務也蒸蒸日上。
「從精機廠、發電廠、化工廠等傳統產業到高科技製造業,從醫院的負壓病房到音樂廳的建築音效模型聲學量測,都需要冷凍空調人才。」同樣畢業於台北工專電機科冷凍組的正裕科技工程董事長林金童說明,冷凍空調控制的不只是溫度,還有空氣的濕度、清凈度、氣態化學物質和氣流行為、壓力管控,空調所學的領域跨足機械、物理、電機、數學等專業的結合。正裕科技的業務服務範圍也非常多元,從早期的焚化爐到醫院,生物實驗室,從小巨蛋、台北大巨蛋、台中歌劇院等大空間建築的空調,到近期承攬台電松湖-汐止段(內科)長達5公里超高壓電纜地下隧道的冷卻系統,都靠正裕科技冷凍空調專業的協助。
冷凍空調人才供不應求,最夯的半導體、生技業等各產業都加入搶人
「冷凍空調這個科系就業非常吃香,而且越來越炙手可熱。」洋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暨前董事長賴有忠表示。賴有忠和台北工專電機科冷凍空調組的兩位同學一起成立的洋基公司,因為搶先看見無塵室需求的起飛趨勢,開始投入無塵室工程領域,目前公司市值已高達約400億台幣,台灣半導體龍頭都是洋基的客戶。「現在半導體的奈米越來越細,即使是細微到肉眼看不見灰塵,掉落到半導體上面就廢掉了,就影響良率。」這也導致冷凍空調的人才越來越供不應求,因為連半導體大廠都加入搶人大戰。而台灣的無塵室工程技術和人才也隨著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邁入國際領先地位。
「越高科技的東西越需要冷凍空調,像是超導體、量子技術都一定要在極低溫之下。AI沒有快速冷卻的話也發展不起來,因為體積要小、效能要高,散熱就非常重要。」賴有忠強調,科技越發達,就越需要冷凍空調,不只科技業,生技製藥等所有精密要求環境控制的產業皆然。洋基已經連續20年提供獎學金給北科大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的學生,「早期都還招得到畢業生,近年來已經越來越難招到人。」
一甲子陪伴台灣產業發展,未來新紀元中地位將更關鍵
高度的人才需求下,近年來開始有其他學校陸續設立冷凍空調相關科系,在少子化趨勢下,部分大專院校有減招、停招現象,冷凍空調產學需求逐年增加,顯得格外鶴立雞群。這些目前在業界舉足輕重的台北工專大學長們也指出,隨著淨零減碳和產業升級等趨勢,冷凍空調人才在未來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重要。
「北科大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是台灣產業能源轉型的推手,也是智慧建築和跨產業發展轉型的基石,各個產業都需要靠冷凍空調提升品質。」陳輝俊表示,從業數十年來,從未看到冷凍空調產業在不景氣時裁員。「我覺得將來其他行業都有可能消失,唯有冷凍空調這個行業不會消失。」
林金童也指出:「很多行業過去沒有空調也可以,現在因產業升級,空調已經成為該產業的『標配』了。」以精機廠為例,當需求越來越精密,就必須對鋼鐵鑄件的熱脹冷縮錙銖必較,『恆溫』製程已成為標準;就連看似低生產技術門檻的一次性紙杯,為了符合衛生要求,潔淨的空調系統也已是不可或缺。林金童強調,北科大是台灣第一個冷凍空調系,有著領頭羊的角色和責任,「北科大校友在業界有相當的影響力,學生的素質也仍然是較優質的,我認為北科大領頭羊的地位在可預見的將來仍將屹立不搖。」